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洱源 / 文化旅游 / 文物古迹

洱源县旧州村:一座碑文历经沧桑 村民传承百年好乡风

  • 洱源县人民政府
  •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24日
  • 来源:洱源文旅
  • 【字体: 大  中 
  • 【打印文本】

说明: 图片

凡我同乡饮此水者,当知掘地遡源三百余丈之远,导流砌石三千余工之多,非特供饮济渴而已,必也涤去旧污,滋长新善……”在邓川镇旧州村街心上方,竖立着一座有500多年历史的石碑,名为洗心泉,多年来,石碑上的文字代代相传,已经成为村民们的行为准则。

说明: 图片

 “洗心泉碑立于正德十四年(公元1519),是御史杨南金为警劝同乡用泉水各洗其心,由他倡导并捐助,于旧州街心建饮用水井,立碑命名为洗心泉杨南金撰《洗心泉诫》碑文千余字,警劝乡人各洗其心,以去恶而从善焉。该碑因竖立于井旁,乡众和后人在饮用井水时必见诫文,时刻警醒着多行善事,少为恶行,从而达到教化民众,推动社会文明发展的目的。现下,旧州村1341户、 4965人已把石碑上的字内化为心中的村规民约,村民们勤劳善良、朴实诚信、遵纪守法,文明乡风深入人心。

传承优秀文化,坚守崇德向善。邻保相助,患难相恤,过失相劝,德业相成。”“洗心泉碑串起了街坊邻里,涵养了旧州村守望相助、崇德向善的文明风尚。村民杨光宇就是好人好事的践行者之一,每年他都要给村里的老年协会捐资赠物,一有时间就去看望村里的孤寡老人和留守老人,陪他们唠唠嗑,送些生活用品。除此之外,杨光宇还热心公益事业,得知洱源县举行 “5•8人道公益日”“博爱洱源行网络筹款活动用于建设学校、援助困难学生时,杨光宇没有犹豫,马上捐款千元,希望通过捐款,能为全县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说明: 图片

杨光宇说:村里有什么特别困难的,我义不容辞出来帮忙,在公益事业上也同样,不管做多做少,我都要做,做到我动不了的那天。朴实的话语背后是向上向善的正能量,在旧州好人好事蔚然成风,向上向善知行合一。

弘扬文明新风,推进移风易俗。洗心泉碑上刻有不可暴殄服食,倡导要勤俭节约。旧州村坚持传承传统美德,同时与时俱进,推行移风易俗,弘扬文明新风。

说明: 图片

村委会来到我家,说办客要勤俭节约,办大了铺张浪费造成大家都困难。旧州村民杨成映家和其他村民家办客一样,都严格按照村里的规定,节俭文明办客,她说这样既省心,又减少支出,村里的环境也更好了。

为了培育文明乡风,减轻村民客事办理负担,旧州村委会在2010年开始提倡移风易俗、节俭办事,规范操办标准,明确随礼上限和可以办客的种类,通过客事改革,为村民减负,为幸福加码,如今简约、文明的客事新风在旧州已成风尚。

说明: 图片

旧州村党总支副书记杨高玉说:自实行节俭办客以来,群众节俭办事的意识不断地提高,客事大操大办的这个情况得到了明显改善,至今没有出现反弹的情况。



说明: 图片

百年石碑,厚重积淀。洗心泉碑历经百年岁月,厚植了当地的乡风文明,也为旧州村乡村振兴塑形铸魂。碑文发挥着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的作用,激励着旧州村一代又一代的人崇德向善、勤俭节约,是全村宝贵的精神财富。如今,旧州村民以洗心泉碑上的内容为基础,同时与时俱进,村民自觉爱护公物、移风易俗、丧事简办、红事新办,发扬尊师重教、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文明乡风深入人心。


责任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