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洱源 / 经济 / 农业发展

海菜种植护生态拓市场

  • 洱源县人民政府
  • 发布时间:2024年08月17日
  • 来源:洱源发布
  • 【字体: 大  中 
  • 【打印文本】

收获海菜花

近年来,洱源县在推进洱海流域水质保护与农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结合实际,立足资源禀赋,深入推进洱海保护治理和流域农业绿色转型升级,将人工种植海菜作为一大绿色生态产业进行扶持和培育,不断拓展绿色农业发展新空间。2023年,全县海菜种植面积达1500亩,产量2700吨,产值达2160万元。午后,走进右所镇松曲村成片海菜种植基地,水面泛起粼粼波光,星星点点的海菜花随水波轻轻摇曳。“海菜易种植、投资小、见效快,是一种兼具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新兴产业。”松曲村党支部书记芮龙佳介绍,依托良好的气候条件、便利的交通和丰富的水资源,当地积极探索“以湿养湿”模式,因地制宜发展海菜规模化种植,取代大蒜等传统“大肥大水”作物,推动农业绿色转型。同时,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推进生态海菜种植示范基地建设,引导更多农户加入到海菜种植的队伍中来,不断壮大特色产业。小小的海菜花,成为了助农增收的“致富花”。海菜娇嫩,不易贮藏保鲜和运输。如何延长保鲜期,打开省外市场,成为了洱源海菜产业发展的一大难题。“海菜保鲜期只有三四天,主要集中在大理本地销售。如果通过陆运运往更远的城市,菜的新鲜度是达不到要求的。”洱源兆泓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段从贵告诉记者,为了提升海菜价值、破解海菜保鲜难题,他们曾尝试把海菜烘干、晒干,但因其成本高且口感差而告终。2023年,洱源县海菜产业发展迎来转机。上海交通大学陆伯勋食品安全研究中心与洱源县共同成立上海交通大学高原特色健康食品(洱源)创新中心,为洱源发展高原特色优质农产品和绿色食品体系构建提供技术支撑。经过多次实验研究,洱源海菜贮藏保鲜取得重要技术突破,成功将海菜贮藏保鲜稳定期限提升至12天。“海菜保鲜期延长后,我们就可以通过冷链陆运的方式运输,进一步打开省外销售市场。”段从贵告诉记者,前不久,他们将新鲜海菜用特殊的保鲜技术,成功带到了第十一届北京国际餐饮业博览会,在3天的展期里,与多家餐饮企业、生鲜企业达成了合作意向。随着海菜保鲜技术的发展,洱源的海菜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上海蔬菜集团洱源海菜花种植基地在洱源县右所镇东湖湿地揭牌,上海市外延蔬菜生产基地落户洱源,将进一步推动海菜“出滇入沪”,直通上海市场。“我们将继续努力,用5年的时间带动洱海流域优质海菜花种植面积增加至1万亩,实现产业产值3亿元,带动种植户2000户以上。”段从贵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责任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